上海老哥俱乐部,助您成功注冊香港公司
免費在線香港公司查詢香港公司查冊,詳情請谘詢在線顧問 | 加入收藏

老哥俱乐部注冊公司優勢

    28年注冊經驗積累、香港100人注冊會計師團隊、匯豐銀行認證,當日遞交注冊信息,真正香港人秘書服務,無任何附加收費、100%客戶滿意,10萬客戶見證,各項業務可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4大分行就近辦理,24小時免費谘詢電話:4000340008
特有一站式香港公司注冊
當前位置:香港公司注冊 > 香港資訊 > 財政預算案公布 香港特區政府如何派糖惠民生?

財政預算案公布 香港特區政府如何派糖惠民生?

近日,香港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在特區立法會宣讀2017至2018年度財政預算案。陳茂波表示,希望通過“穩中求進”的公共財政政策,造福香港社會,同時確保開支增長適度,與財政承擔能力相稱。

 

據了解,這是本屆特區政府任內最後一份財政預算案。特區政府如何派糖惠民生,民眾怎樣分享紅利?這些問題都成為香港輿論關注的焦點。
 
保持穩健,增強抗險能力
根據本年度財政預算案,2016至2017年度盈餘928億元(港幣,下同),財政儲備在3月31日預計為9357億元。由於本年度的盈餘高於預期,陳茂波表示,將以前瞻方式善用當中的610億元盈餘,推進安老、體育、科技以及青年發展等工作。
 
談及政府的“公共財政理念”,陳茂波認為,盡管香港財政政策一向強調的是“量入為出”,但並不是要求為每年收支扣上“緊箍罩”,在具體執行中當以“應使則使”為原則注入許多惠民措施。特區政府必須適度有為、目光遠大及善用財政資源,為香港的未來持續投資,提升競爭力。
 
當被問到為何今年的盈餘較高但稅務和短期紓緩措施涉及金額卻有所減少時,陳茂波指出,雖然今年的盈餘較多,但不能因為一年的高額盈餘而輕易大幅減稅。香港稅基狹窄,而且政府收入來源集中。作為一個小而開放的經濟體,香港的經濟表現容易受環球經濟波動影響,倘若外圍經濟環境突然惡化或波動,政府收入將直接受到衝擊,因此要做好平衡分配。
 
另外,陳茂波也提到,香港下一年度基本工程開支為868億元,預計2020年工程高峰期將現赤字,所以懇切呼籲立法會議員以整體利益為重,在審議有關撥款申請時不要拉布,讓這些民生工程可以早日上馬,同時避免因拉布而造成工程量大幅波動。
 
扶弱助貧,惠及中產人士
“政府財政取之於民,也必須用之於民。”陳茂波表示,未來一年特區政府將繼續“以人為本”施政,按緩急先後將資金用得其所,在各項措施的成效和政府財政承擔能力之間取得平衡,循序漸進,持續改善民生。
 
按照方案,今年的財政預算案將推出351億元的惠民措施及稅務措施,既扶貧助弱,也力促惠及中產人士。
 
在扶貧助弱方麵,新一年度的預算案將為相關人士在綜合社會保障援助(綜援)、高齡津貼(長者津貼)、長生津方麵額外多發放1個月津貼(香港俗稱“雙糧”),共涉及約36億元。而鼓勵就業交通津貼(交津)及低收入在職家庭津貼(低津)亦有“雙糧”。
 
在其他安老的新措施方麵,特區政府增撥了2.5億元,加強對長者的照顧。據悉,其中3100萬元用於增加149個資助安老宿位及25個長者日間護理服務名額;3600萬元用作改善7間現有合約院舍的資助宿位及提高長者日間護理服務從業者的素質。
 
而對於中產階層來說,特區政府繼2008至2009年度後再次提高稅收起征點,將現行薪俸稅的起征點由4萬元提升至4.5萬元,130萬名納稅人因此減輕稅收負擔。以一名年薪38萬元的單身人士為例,新措施下每年繳稅由近3萬元降至7820元,節省2.15萬元。
 
此外,特區政府將推出係列一次性減稅措施,包括寬減薪俸稅及個人入息課稅、寬減75%的利得稅以及在未來推行5項常態的稅務寬減等。其中,“寬減75%薪俸稅及個人入息課稅,維持上限達2萬元”這項政策就將惠及全港184萬名納稅人,政府收入將減少164億元。
 
投資未來,鼓勵創新科技
為持續推動香港創新科技發展,特區政府新一份財政預算案提出一係列“加碼”措施,包括預留發展資金、成立創新、科技發展與“再工業化”委員會、邀請科創業界及學界人士參與等舉措,協助統籌香港的創新及科技發展,推動香港“再工業化”的進程。
 
陳茂波在財政預算案中強調,在強化支柱產業的同時,須把握機遇,大力支持發展優勢和新興行業,讓經濟進一步多元發展。創新和科技正好可驅動香港“再工業化”,發展適合香港的高端製造業,推動經濟增長和創造優質的就業機會。特區政府遂以前瞻方式善用610億元盈餘,當中會預留100億元支持香港創科發展,繼續推動香港創科產業,具體應用會交由創新及科技局處理。
 
另外,根據新的預算案,在貿易及物流方麵,特區政府將繼續與主要的貿易投資夥伴開拓更廣闊的自由經濟市場,強化香港作為區內投資、金融和物流樞紐的地位;在航運業方麵,特區政府將研究在港珠澳大橋通車後,加強以不同方式連接香港及珠三角地區;在金融方麵,未來特區政府將通過發行不同種類債券、加強與世界其他經濟體的資金雙向流通、改革上市監管製度等措施,繼續發展香港成為亞洲的資產管理中心和財富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