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創業板監管收緊 分析:改善股價大起大落現
據香港明報報道,近期連續3隻新股‘臨門撻Q’後終再有創業板新股上市,將於今日掛牌的本地火鍋店‘小肥牛’母公司國茂控股(0.355, 0.10, 42.00%)(8428),昨日公布分配結果,不但承配人數目較之前上市的大增,主要承配人持股比率亦大幅降低,一改以往創板全配售上市新股的‘常態’。有市場人士表示,近期監管機構明顯收緊審批,甚至會關注該批承配人的身分是否‘熟口熟麵’。
創板新股瘋炒與啤殼成為近年監管機構的頭號難題,上月20日證監會及聯交所發出聯合聲明,銳意打擊有關問題。翻查資料,自聲明發出當天早上掛牌的智升集團(8370)後,已連續3隻創板新股突然押後上市,市場普遍估計與監管機構收緊對公眾持股量要求有關,對比1月共有10隻創板新股上市的熱鬧景況,2月至今卻僅1隻創板新股成功上市,形成鮮明對比。
監管機構“聯合聲明”後3新股押後上市
至於聲明後首隻順利上市的創板股國茂控股,其股份分配明顯出現變化。根據公告,國茂承配人為211人,相對1月掛牌的創板股最低106人,顯著增加;首25名承配人占發售股份比例,由以往九成大幅回落至六成(見圖)。
今次國茂承配人增加,雖不及市場訴求的增至300人水平,但承配人數已較多及持股分布已較廣,似乎反映創板新股市場正起變化。早前更有消息稱,監管機構對創業板配股上市時,留意到多家公司配股時,承配人‘熟口熟麵’,並且往往出現逾九成股份貨源集中於少數人身上,因此予以正視及采取行動。
南華集團(0413)兼南華金融(0.077, 0.00, 1.32%)(0619)執行董事張賽娥表示,南集此前正籌備分拆天津鞋業到創業板上市,在過程中,他們注意到監管機構對創業板審批較前嚴格,但是又未見正式修例,所以估計需要更多時間籌備,提供足夠數據提出申請,伺機安排上市。
張華峯:對“圍飛”起警惕作用
立法會議員(金融服務界)張華峯表示,種種跡象反映證監出手針對創板新股‘圍飛’現象,承配人數增加可增加‘操盤人’的操作成本及降低其‘可操作性’,相信可起警惕作用,‘雖然未必可以全然杜絕(圍飛),但亦屬一個姿態……反映證監正循正確的方向走。’至於國茂成功上市,他認為是證監鼓勵其分配合理、透明度高;長遠而言,他相信可令市場發展重拾秩序,增加投資者信心。
張智威:改善股價大起大落現象
信誠聯席董事張智威同樣表示,隨著證監正逐步收緊規定,有意上市的公司亦‘十分識做’,貨源不如以往般高度集中,‘對市場而言絕對是好事,我亦不希望香港市場淪為“插水股之都”。’他估計,如情況持續,創板新股上市後股價大起大落的現象會得到改善。